在仲夏節我到了這個地區中的幾個小鎮,看了瑞典的另外一面。仲夏節前夕和正日我到了眾人冬天爭著去的Kiruna(基律納)看白夜。Kiruna在北極圈之內,冬天氣溫低達負四十度,但夏天也可以有二十多度。但我去的時候瑞典又開始冷,基律納只有十二三度。我也一早打定了輸數白夜會看不成,追了一個星期天氣預測,仲夏節前後的瑞典大部份地區也是多雲,可以看到一點點已算是幸運了。
Kiruna比我想像中還要大,建築比大部份地方還要現代。而這個地方現在固然是旅遊業作其中一個重點-有Ice Hotel和Sami Open-air Museum(不過我兩個地方也沒有去到…瑞典人最大最大的節日嘛),但另一個重點是石礦場。即使是公眾假期仍看見火車在礦場穿梭。本想看看瑞典人如何唱歌跳舞慶祝仲夏,但火車到達的時候…原來慶祝活動全也過了……
基律納有著其中一座瑞典人眼中最美的建築物-教堂。這教堂一點也不舊,大約一百年歷史而已。它用木建成,有著傳統北部人的風格和純樸。 看來還像一座廟宇的。但裡面的裝潢很新,管風琴有如新建成的。相信音色一定很有趣(離開之後一天會有一個韓國管風琴師演奏,哎呀…)
我住的小旅店房主的朋友在這日子來到了旅店燒烤,我傻傻的和他們談了幾句便可以作個客人了,這就是瑞典人的性格~他們還開車帶我到附近的一座山,從高處看這個地方,看到了居住的一帶還是很現代,也看到了一個廢棄了的石礦,但也看到了遠處的雪山,也就是瑞典最高的山-Kebnekaise。 看了看就回到了旅店吃燒烤~這個感覺很溫馨,大約比看慶典更快樂吧。
吃過晚飯我和一對泰國母女再次走上山準備看白夜。不過實在太冷,我們也沒有甚麼準備。加上看著太陽被雲一點一點遮蓋,我們還是回到了旅店的陽台看。到到半夜時其實真的看不到,但卻從沒感覺到太陽有下過山,看照片也只會看到它緩緩的下降了一點點,但是橫行的多,感覺還是很特別~同時,瑞典人們也真的不斷地喝酒,房主和他的朋友竟然喝紅酒喝通宵@@
在kiruna留了兩天,最後一天來過瘋狂之旅-一次過到三個城市。其實第二個城市Gävle耶夫勒只是在轉火車時中途留了兩個小時=v=。但我會 說我真的好喜愛它,遠多於stockholm。我的鄰居是耶夫勒人,也是另一個原因令我想看看這地方了。一下車已經覺得這地方很小但很美,建築都是十八十 九世紀的,因為這地方曾遇過大火。但建築風格是很典型的北歐風格,很美~
這兒街上常常會見到這隻羊,看看維基,那兒介紹耶夫勒山羊有點搞笑。
街道的設計很規律很易跟隨,到處也種滿了林木,鳥語花香,另一個讀生物的鄰居說那兒有一個很罕有的雀鳥品種~
耶夫勒也是有很濃文化氣息的。這兒的表演藝術活動很活躍。而這個小小的劇場令我很驚喜-怎麼mozart會在這兒?而這地方的音樂廳大約是音樂中心,有著音樂圖書館、一個教學中心似的東西。它建在河畔,還是藍色的,突然覺得有點像香港的演藝,但這兒美太多了。
下一站-達拉木馬。
尋找它的原因很簡單-看到維基裡那隻「全世界最大的木馬」不是不去看看嘛??
不過,這「地標」並不算有甚麼特別意義,只是很大很大隻~它位於Avesta阿沃斯塔市,一個很小很小的地方。但這兒也曾是一個礦場,現在也有金屬處理的公司在這兒設廠。
尋找木馬一點也不易-在火車站要乘車到市中心在走半個小時才看到這龐然大物,一看到就笑了,但沒想像中震撼的大。但和木椅比較還是…很誇張。
找到了馬又要跑到巴士站到最後一站-Falun法倫。
這個地方曾經是一個重要的銅礦場,現成為了聯合國文化遺址。這個地方的徽號是一個「女性」的符號,在街上走時一直也覺得很新奇,這個礦城怎麼和女權扯上關係?原來在中古這符號是金屬的意思。
礦場遺址的面積和深度也是很難想像的大和深,石的顏色也和平日看到的不同,可見這兒還是有著很多寶藏。也因為礦場帶來了很多商機,在gamla gefle(也就是現在的Gävle)和falun之中瑞典人興建了第一條鐵路,可惜是現在只能在遺址中看到僅餘的二百米。
其實法倫還有另一樣出名的東西-Falukorv法倫香腸。但之前見到便宜買過來吃,哇…味道還濃的。
最後沒有預留位置,拿著Eurail pass回Stockholm,沒位置坐要在車卡之間坐,而且不是自願的,悲哀啊。但在北部看到了瑞典樸素的一面-大部分屋都是淨色沒有花紋、人的關係還要比中部的人更親近。我想,走過不同的瑞典城市,我最喜歡,或是最想在那兒生活的大約會是Gävle。但我還要去南部去看看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