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在遵義

相上載不了,明天回到貴陽再搞吧。

跟著同學在遵義的老城區走走,覺得這兒的建築風格雖然依照著遵義會議會址而建,但實際上也只是一種模仿。其實遵義沒有我一來到所想的紅。倒算是一個很平靜的城市。加上這幾天是衛生督查,路上所有「不文明」的東西都要被清走,也有著穿著黃色制服的志願者指導別人不要做「不文明」的事,這些這些也令我的同學感到很不習慣,「平時也沒有這樣乾淨!」
中國式紀律。

我們參觀了的中共遺址不多,但固然看到了遵義會議會址和其展覽,但感覺上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還沒有怎樣增加過。我只知道,這是革命「史詩裡的一個高潮」。我知道每個展覽背後也會有一個立場,特別是中共用作「愛國教育基地」的地方,但是我還是很怕歌頌式的詞語充斥著整個地方,那令我一點也不想去看,看的時候也覺得很累。
然後我們走到了前政治部的遺址。裡面有一個19世紀後期建成的天主教堂,後來也被改作一個開會的地方。這前教堂的建築和裝飾也較有著東方的風格,特別是燈飾,那讓我想起了烏克蘭的greek catholic churches。玻璃彩繪也是非常簡單的,大約是技術問題吧。
整個區走了一趟,我也對這個會議感覺不大,儘管同學說她在小時已要就遵義會址寫觀後感,但她也不大懂要寫甚麼。一邊走我們也一邊數著我們認識的紅歌或和革命有關的歌,想起來我們都覺得有點兒那個。
參觀之前開始了看1984,但看了幾頁就決定先看了甚麼是newspeak,愈看就愈覺得,怎麼如此似曾相識?要控制思想,其實…真的很容易。
但要控制人的食慾,在遵義就一點也不容易,這天同學都帶著我們不斷地吃,吃到我有點崩潰了。我一直也在想,我一回到香港就要穿上那剛剛合身的小鳳仙…希望在貴州會吃不慣會瘦一點。但這星期以來我吃辣的能力卻提升得蠻快…這天吃了很多很多,救命啊。但遵義的小吃真的很多種類,也很有特色。羊肉粉濃濃、紅紅但不太辣的湯、用芫茜做的串、麵很有口感的豆花麵、像香港那不能接受的辣的涼粉(那粉是用豌豆做的很好吃但吃不下呀…)、那「可以在香港賣」的冰粉、煮法層出不窮的薯仔……殺了我吧。
晚上同學媽媽給我們煮晚餐,她用了野生的魚和蝦做菜。魚配上酸湯吃下來很有味道,但日間我實在食得太多,加上有點點狀況和不舒服,也沒有胃口吃多了。
這天回家時我們驚覺一個安全告示牌被一個「囍」字佔據了,回家的路上更見到一個又一個的banner,上面都是新人的婚紗照,帶領著人去到婚禮現場。我們都懷著八卦的心態就去看看。他們在其中一幢樓對出的空地建起了舞台,請了一班姨姨叔叔奏著…儀仗隊音樂。到了晚上他們還在放煙花,貴州同學都興奮得不得了,說著明天婚禮之時一定要去湊熱鬧…
這兩天大家都在看電視劇知青。其實真的很假,我也不明白為什麼這樣黑暗的一段歷史會有人改編作劇集。但在言談之間發現,我對電視在做甚麼早已脫節了…連在文化社工作的對港劇的認識也比我多…我也被說成「無知的小孩」了。哎。

Submi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