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無聊的想著,究竟我這輩子認真地寫過多少中文字,博客或日記不計。很粗略地估計,如果中學每年不同科目一同算起來,多除少補大約平均寫十五篇大約七百字長文吧。一年也只不過是一萬餘字了。
這四個星期我寫了之前一年中文文章的字數的總和。當上個月我還在為那萬字英文、沒有很多圖充斥場面的論文而沾沾自喜了一點點時,沒想過不久以後的「成就」是更大更不可思議。
訪談了愈多,問號愈多,我還是乖乖地做個小型研究好了。
這個過程也發現,有時我想的東西太闊,但明明自己的原始點是很小的一件事。我明明是想看看青年人項目的成效,但當中看到了更多更多的問題,好像是一個ngo的人力管理、少數民族青年本身成青面對的問題,好多更闊的問題在這小小的空間裡面出現了。不,也許我常常也是這樣,graphene那時都一樣。眼闊肚窄啊。但我的墨水也不多,眼這樣闊就更糟了。
我一直也在想我要做怎樣的音樂研究,我近乎否定了做民族音樂學的可能了。要是做民族音樂的話,我不想把音樂從文化裡抽出來看,而是看民族的生活中,音樂有著甚麼位置。那可糟了,我想…這又是一個很闊很闊的課題。這樣的方向我只能深度地認識那麼一點點。我可不想啊。但…從事研究的…不就是在一個領域裡再挖深一點麼?
但…我想我真的不是想做民族音樂。
*
這天不是工作天,工作的心情完全不在。
昨天才發現今天是高考放榜,這屆的師妹們本身認識不太多,但也是蠻聰明的一班。會考時也聽過了蠻不錯的消息,大約這天都一樣。
早上看著時鐘,八時多,突然想起了三年前的我。今年很古怪地,我突然對放榜當日的印象特別深,整個過程被挖出來了。剛過友人談到…他竟也有這樣的同感。那時我好像是在禮堂的,考試的時候感覺不太好,一直也很擔心自己的成績會怎樣。在禮堂無緣無故要祈禱聽某人說道理以後,我竟然害怕到哭了。天,會考那時也沒有這樣。那時我很清楚知道我只要正常發揮的話,不要說是入大學,我選的首三個志願有兩個都是必定考得上的。但…我還是壓力大得哭了。到要取成績單,我第一個看到的是一個”F”。
甚麼?!我沒機會上大學了?!
慌了兩秒才看到…被印上”F”的一科,是中化聆聽。之後才冷靜地看到了其他科的成績,不能說是滿意,但也…以電工的同鞋們來說,這成績和電工拉不上關係。看了一會,被人問了一會,才開始平淡地面對這個成績,因為無論怎樣也不會有大問題和驚喜了。倒是那個”F”,加上中化說話那古怪的”A”,被人笑了三年。冷靜過後的一整天,我也是在和一個同學不斷地去找副學士和高級文憑的面試和資料,但結果也用不上。她最後也是用著會考的成績考了IVE,今年也畢業了。
那天過後,我用了很久的時間想著,究竟哪個是我的第一志願,物理還是電工?第三志願也沒認真考慮了。雖然那時我真的有無聊想過…要不要當是玩一下jupas這系統…把放在第四的中大哲學和第三的語言學交換位置…
轉過頭來看,我還是覺得電工是最好的選擇。我還是一個很沒大志的小孩,我很相信我會受不了物理系的壓力,特別是在數學上的要求。也許我對物理的興趣較大,但這刻還很記得一個物理研究生所說…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,這樣的話,我為什麼要留在那兒。在電工,我也說不想很清楚自己要甚麼,我只知道自己想讀光學。但這兒我得到了很多機會,有很多恩師給了我很多的支持。我也有一班一起鬧著玩的兄弟同鞋們,儘管永遠在發gpa時被人炒作一陣子,但他們也是一些能交心的好友。
聽到了一個乖女的好消息,聽到了她對以後日子的嚮往……真心的希望她能展翅高飛。
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說,高考是一個可一不可再的回憶,但那兩年埋首「苦」戰的時間裡,這班一起「戰鬥」的朋友是最單純的,也有著最難能可貴的默契。現在我們都長大了,看到了facebook裡一個個成熟的淑女樣子,更懷念當日一起穿著粉紅上衣灰裙,在新翼六樓做過所有無聊事的時光。
成長當中可以拾起再看的回憶很多,每次看都像是有新的感觸。中六七那兩年柴娃娃的日子,每一次看都有新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