貴陽的可愛面

@土壤咖啡館。(終於來了)

文化社辦公室這刻一個人也沒有。兩個同學跟了同事,和另外兩個同事分別去了不同的苗寨。我呢?我倒被今天一個很難約的訪問,加上自己想開始寫總結報告,「被迫」留在貴陽。也好,我終於有了自己一點的空間去認識這個城市。

其實我很想找天去好好看看這個城市,總覺得,到了一個城市而對它沒有認識是白去的。就算不到周邊很有特色的地方,就算這城市有多糟,還是要認識。更何況我已在這兒待了五個星期,我還是只對延安東路的西西弗感到熟悉,我還是未有機會去看看土壤,我覺得對不起自己。

記得剛到步的幾天,我和同學在想,這個城市沒甚麼好看也很亂。對計劃的負責人來說,他不喜歡貴陽,除了文化社和西西弗。我到了這天之前還是這樣認為,但聽了一個貴陽人說的一些東西,而這幾天也看多了一些不同地方,突然想起了,這個城市有一些很有趣的地方。

星期天那天到天主教堂之後,高姐帶了我去附近一個生活區吃冰粉。那家的冰粉其實比遵義的更好吃,他用了黃糖於是很香。那個地方還是很有小城市的味道,是有點髒,但是感覺還是很地道很生活化,那是在中華路的附近。而中華路也比延安路「低級」一點點,那兒附近還是挺舒服、挺能「住得下」的地方。

星期一晚上到前文化社實習生家吃飯時,那個小區五臟俱全,很多小販在擺賣,整個氛圍是自然地「和諧」。走遠一點就會看到比較舊一點的住宅,看起來還是有點像一個小鎮一般。

今天我到了PCD找貴州的項目經理訪問,完結的時候她說,外地人來到貴陽總覺得這兒很糟。也沒有甚麼效率,例如突然會有兩個人在街上談話把整道路都擋住了。 但對她和貴陽人來說這都是很正常啊。她也說,貴陽是個很小的城市,裡面仍有很多人情味。

不單是人情味,在貴陽總是會有一點點意思不到的事。訪談完我和兩名PCD的工作人員吃午飯,當中一個也是我的訪問對象。她們帶了我到這酸湯菜館,裡面很簡潔,但有個小庭園。在四周的都是高樓,這個小餐館顯得很是城市小綠洲一般。而在這餐館,我吃了一頓「半自助餐」-這兒的蔬菜是自己任選的,只是肉就要另外點。我們在室外吃那有點點太辣的酸湯,感覺還是很清爽。

然後這兩天在和淘寶上一個琵琶造琴師傅糾結,我還是下不定主意要不要買一個琴,買的話要買甚麼木。他讓我聽了好幾個琴了,但還是想不到要買哪個價位的琴。這天決定找一家琴行看看彈彈,聽一聽我想選那兩種木的音色怎樣。之前找了好幾家都沒有,但是他們都很樂意給我指路,又幫我找人這樣那樣。今天走到了一家挺大的,但賣的都還是上海一廠的琴。但總算找到自己想買的那種木造的琴,老闆也超級好的讓我彈。雖然我還是在糾結著,但他已幫了自己不少。他也在說,貴陽是個很怪的地方,收入低,支出高,房價更高。但人還是會買鋼琴買古箏來學,生意還算可以的。嗯…怪。

現在我仍坐在土壤打著博文,剛喝完那二十六大元的latte。土壤算是這兒較大的咖啡店之一,附近也有好幾家較有名的。我所在的第四分店就有三層,好誇張。裡面的空間很多,有些靠窗的小桌,也分了很多很多的房間,放沙發的、一大班人的位置也有。每個房間也總會有一個人坐著做甚麼甚麼的,氛圍也很自在,比香港的「品牌」咖啡店來說空間多很多也寧靜很多,可能這是香港小咖啡店的放大版。只是稍嫌他們播的歌有點太流行,節奏有點太快。剛坐下赫然聽到ABBA的Dancing Queen,也赫然聽到他們把歌停了。我也覺得他們的煙灰缸有點特別,不是設計,而是缸的底,他們大約是把已沖泡過的咖啡粉舖在缸底,很無聊地嗅嗅看,咖啡味仍在。這些心思也很特別。

這兒的消費一點不便宜。剛喝的咖啡,好似在上面用咖啡脂畫了個小心形,我差點破壞了它。喝起來倒是一般般,我不懂咖啡的,但覺得豆好像是炒了很久似的,喝到的咖啡豆味不太多。而奶的味道…奶脂很重,我不算喜歡。

離開咖啡屋之後我走到了西南風書店。在貴州有兩家民營書店是比較大型的-西西弗和西南風。兩家書店的定位很不同,西西弗是多選和人的生活品味有較多關係的書,西南風的較多是教育、文藝的書。另外還有一家五芝堂,逛過一次,很大部分是文史類的書。三家的感覺很不同,但我也找到一些自己有興趣的書。

 之後很大膽地在之前去過的一道小吃街遊走,在到省二醫附近的生活區走走,突然覺得貴陽沒有了亂的感覺。裡面載著了很多很溫情的地方。

總算走過了一些自己在貴陽裡很想去的地方,也享受了一半只有自己在貴陽工作的時間了。明天要去哪兒,看甚麼淘出甚麼的可愛的地方呢?但…始終貴陽不安全,還是有很多要擔心的。唉,請為中國的治安、人民祈禱。

Submi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