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最後一次以「學生」身份回到中大,為新生迎新日做實習的分享。說自己是最後一次是「學生」是因為學生證是在31號過期。下一次回去已是八月的事,那時我已是校友。
那被我們稱為幼稚的迎新講座裡面其實有一段影片挺有意思的,裡面在數算著大學生的日常生活,正面和負面的也有,是個很寫實的畫面。看了幾次我也在想,我的大學生活是怎樣的呢?好似我沒有甚麼機會享受過像裡面提過那些hea的日子,每一刻都是很有理想地去做每一件事。到了最後一年遇上了大自己一屆的那班同鞋們,在lab在課室裡渡過了既用功讀書又充滿傻瓜事的快樂時光。每次和他們一起都是哈哈大笑著,就算現在每個人都有了不同的工作,在Whatsapp上看到大家的說話,我依然是會不斷地傻笑。
前老闆說我在EE不算得到很多,最難得的就是一班柴娃娃的朋友們。以前的老師說,最純真的友誼在中學小學就出現了,大學認識的免不了滲入了利害關係。中學的摯友們的確是很難得的一班,只是,大家都在做不同的行業,昨天和同學約飯局時某人用上了很多護士術語,我倒是看得一頭霧水了。這班同系同學都不帶著機心去相處,成績好的只是會輕輕「寸」幾句了去,成績不好的大家又會去幫忙。要起哄的話很容易,然後也很容易就會哈哈大笑很久。在SHB 2-4/F游走了整整三年,好似也沒有甚麼很很很不高興的事發生過,反而中學也出現過一些。在這兒做甚麼大家都很支持,報音樂學院時同學們都沒有像其他人般感到很反對,儘管不明白為什麼我要這樣,也會想我的財政問題,但他們就是很支持著我去追求自己的夢、FYP present一班手足會來撐場…他們也是傾訴心事的好友。
這刻,就算之前成績多好多壞,我記得的可能只剩下bjt三隻腳的current ratio、MOSFET的Saturation equation、Fourier transform equation、Current mirror circuit…我的光學東西全都忘了嚕,Toastmaster離自己都有點遠了,但這兒認識的友人們,是一班我最珍惜的人。
別人說某些學院競爭很大,我倒完全沒有這感覺。反而競爭對手不是別人,而是自己。我不斷希望自己做得更多,做得更好,就此而已。
好似是開學那個沒宿的星期開始,或是…在進大學前做RA時已開始,每一天乘「火車」回校時都會在到站前看一看出面的天空,看看雲量,看看天色。中學時參加過一個觀測天氣的活動,每天都要紀錄雲量。這年每次乘車時都不自覺地看一看才安心。看到晴天、萬里無雲的時候人的心情也特別開朗,特別有衝勁去上課、工作;看到像這天一樣下著雨的時候,人好似會特別憤怒,特別是看到很多的人圍在火車站時,腳步會很急,很想快點避開所有人。
同時在車上也會留意到這個出水口,我就會想著它是個瀑布。有很多次想拍下來都忘了失敗了,這天終於在連拍了十多張相之中捕捉到了。我很喜歡它,好似是提醒著我回到學校似的。
也許在校園內外有很多一點點的東西是自己很難忘的。這些都是在證明我曾是中大的學生了吧。不過…在學校裡面,我只是一個學號,在書院裡,可能會在那些紀錄assembly和toastmaster meeting的影帶裡找到我,在學院,也許…就是幾篇分享和在dean’s list上的一個名字。我…也許只是成為準備成為籌款的目標而已。